這家的保養品,是廠商提供給我,希望我提供一些回饋。
我認真的說,他們的產品本質很好,很符合我的需求,也就是說,我覺得本身產品面完全沒有問題!
體驗文 The Wings - MIT台灣製造清潔保養,潔膚卸妝合一懶人最愛,環保素食者可安心使用
為了感謝The wings的商品提供,我認真的以專業行銷角度,分成品牌定位、Google搜尋-我的商家、SEO網站架構、產品包裝設計來分析我目前看到的問題!
【品牌形象定位slogan】
打開官網、FB、IG、PINKOI,這邊我覺得需要一致化的部分有:
1. LOGO一致性
是希望先記得「The Wings」的「文字」?還是希望記得漂亮的「草寫圖」?
粉色和彩色設計的LOGO對於消費者也有不同的觀感,所以,希望帶給消費者的是什麼樣的形象?
此形象是否又和網站風格、產品設計風格一致?
LOGO一致性,對於品牌形象塑造是很重要的,至少要讓消費者覺得印象是統一的。
2. slogan一致性
所以是有slogan的嗎?因為IG、Pinkoi上沒有出現相關文字
有的話,想傳達給消費的slogan是「台灣潔膚品牌」「Redefine your skincare」「懶人只潔膚不保養」其中的哪一個呢?
哪一個slogan的精神才能反映出產品特色與價值?或者是你想傳達給消費著的形象?
【網路搜尋要做Google我的商家】
這個很重要的壓!這也是SEO很重要的一環,SEO不是只有網站,是包含所有和網路相關線上線下都是!
Goolge My Business不只可以宣傳產品資訊、引導流量到官網或者PINKOI、甚至也能做導單的。
有些做得好的,有些打關鍵字也會在自動出現在第1頁的搜尋排名內。(這我很有經驗,所以確定是有的)
最棒的是做以上的行銷宣傳內容都不用花錢,這就是為什麼大家說這個很重要的囉!
記得要做呀!
【網站SEO優化】
1. 文案優化
很多讀者很懶,只讀大小標題,所以建議最好直接想把表達的特色寫出來。
除了要讓消費者有辦法理解閱讀,也可以強調環保、懶人、素食等的概念在裡面,把直接把可以達成的目標寫出來!
ex 建議大標「奈米抗菌材」可以調整為消費者更容易懂且吸引的標題。「環保安全認證-國際認證、MIT抗菌奈米抗菌材」
目的性更明確,這樣會知道這個奈米抗菌的好處,一眼可以看到
「必要的添加物」也建議改成口語且較目的性的類似,「我們的產品不只安全抗菌,還環保無毒!」
2. 架構調整
通常首頁就是首頁,品牌說明 (關於我們) 建議可拉出另外選單選項。(這比較像是使用習慣,但這點還好,可調可不調)
可調線上購買,在網站的設計上將購物車拉出來強調,視覺上更容易引導人去做購買。這是UX優化的部分。
建議設定引導式購物,把這些選項名稱直接改成「熱門商品」「老闆推薦」等選項,懶人如我很喜歡直接看大家都買什麼,這樣做決定最快!
3. 圖片文字優化
加上圖片、文字的說明,就是alt和title的設定,當滑鼠滑過去會出現文字說明,這個很簡單但也很重要。
4. 強烈建議操作SEO關鍵字
這個的目的是,當消費者在搜尋相關關鍵字時,網站能出現在他們的Google選擇中。EX 天然保養品、洗卸合一
針對有內容關鍵性的頁面可以加強相關關鍵字的撰寫,建議可找專門的SEO專家協助:關鍵字設定布局、文案調整等。
【包裝外觀名稱讓人困惑】
這是一開始收到產品時,我最大的困惑點,我也花最多的時間在研究產品這塊。主要2個問題能再更好:
1. 包裝設計問題,外觀品牌名不明顯:
部分產品的包裝 ( ex 產品洗髮精、清潔慕斯等 ),被產品資訊、說明文宣、slogan等壓過去(可參考下面圖)
我一開始沒有注意到上方的logo,以產品正面為主觀看,想說,咦?這牌子是叫colors of a day嗎?怎麼和我記得的不太一樣?
而且包裝上colors of a day的字又是版面中最大的,不讓人誤會成logo也很難 XD
可看到包裝正面(甚至四個面)都沒有logo相關字,反而是包裝上下有(但容易忽略),但好在真的產品瓶罐正面是有的。
這點非常可惜,最多人看的包裝正面沒有品牌logo,不只容易讓消費者產生錯亂感,也會降低品牌的印象。
再加上The wings他的logo是草寫字體,若消費者不熟悉品牌,根本會整個忽略啊....
這兩瓶分別是洗髮精和潔面幕斯,這個角度看的確很容易沒看到logo。
手工皂就很明顯的常使用的logo在上面,不會有困惑的問題。
隨手拿了一些身邊的保養品給大家比較參考,他們也都是logo會大大的出現在使用的正面,難怪一開始我會困惑 XD
2. 包裝內容呈現,可以更明確:
行銷常常犯的錯誤其中有一個就是,我們都很想要主打某系列產品,因此會特別給產品命名,但往往忘記了...
✔ 消費者很大機會不記得你的的產品命名是什麼,除非你的命名有直接的意思。
要馬你狂打廣告,或者品牌大到像蘋果,讓人都可以知道有分成puls、pro,而且他的系列命名也很簡單。
再舉例,若有課程叫保證班,ok大家會直覺知道是保證考上,只是內容不確定是什麼;但若命名課程叫享贏全系列課程,我若是消費者會感覺好像要上很多課程而已。
✔ 他們可能根本也不在意命名叫什麼,只要這個產品是適合他的、符合他的需求、解決他的問題,他就會有忠誠度
所以,這裡我要說的問題是,
包裝上如果可以再補上「這個產品是什麼」,對消費者經驗來說是加分的。(當然要認真看包裝說明還是會看得懂,但好的設計應該讓人一目了然)
The Wings包裝正面幾乎都是英文,這裡有寫上「產品是什麼」的,這部份沒有太大問題應該是設計風格。
但若側面的產品使用方法上,再補上這是什麼產品,對於閱讀來說更直接簡單與友善。( 即使其他面也有相關的產品說明。)
另一面有寫是什麼產品,這邊還ok,但因為命名有點文青,所以文字大家要認真看一下。不像「洗髮精」「洗面露」這麼簡單直白。
另外,如果仔細對一下,Daily you 包裝上只有「daily you」和網站是一樣的,但「奈米毛孔潔淨露」這個說明和官網上的產品標題文字是對不起來的?(但是是同一個產品)
再翻個面認真看文案就知道是洗臉卸妝的囉!建議最好是網站和實體產品名稱一致,消費找比較不會困惑。
又譬如像是手工皂,如果多一個這個是「佛手柑洗顏皂」的文字,會比單純「破曉曙光」來得更明白清楚!
但最後,我還要是說說他們家不錯的地方:
我蠻喜歡他們家對與每個品牌的命名方式,還蠻可愛的
Daily you、Fresh you、Charming you等
而且像每個手工皂上都會帶有各自的詩歌,非常地文青感,也能感受到他們對產品的用心
ex 青蘋果護手皂的詩歌
蒲公英懶洋洋地晃著頭,做白日夢,
甜美氣息搔弄著小草,搖搖擺擺,
花瓣離開花朵,在午後陽光下飄盪,
麻雀停止嘈雜,飛往高空。
是不是很浪漫呢?